昨天,由廣東交通集團建設、中交二航局參建的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主線貫通,項目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距離建成通車更近一步。
深中通道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橫跨珠江口東西兩岸,路線起于深圳機場互通,與廣深沿江高速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馬鞍島登陸,與在建中開高速對接,并通過連接線實現在深圳、中山及廣州兩岸三地登陸。
整個深中通道總長度約24公里,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當前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其中,深中通道跨海段長達22.4公里,橋梁總長度約17.1公里,跨越伶仃洋3條主要航道。
伶仃洋大橋為深中通道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長2826米,為主跨1666米的三跨全漂浮體系鋼箱梁懸索橋,是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懸索橋。大橋橋面高91米,通航凈空達到76.5米,未來可滿足30萬噸散貨輪和3萬標箱集裝箱船的通航需求,是世界通航凈空高度最高的大橋。大橋主塔高270米,也是世界最高海中大橋。
一橋飛架伶仃洋,主線貫通后的深中通道如長虹入海,蜿蜒大灣區。深中通道是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之后,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構筑的又一重要交通大動脈,建成后將有力推進珠三角經濟、交通一體化及轉型升級,對構建和完善粵港澳大灣區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提高大灣區“硬聯通”和“軟聯通”水平,貫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具有重要意義。深中通道預計2024年通車,屆時從深圳到中山車程將由原來的2小時縮減至約20分鐘。(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