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CCTV紀錄片《共同的建造》第2集《沸騰都市》播出,其中開篇就講述了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中馬友誼大橋建設故事以及大橋給當地帶來的切實改變。中國建設者克服珊瑚礁復雜地質、強烈涌浪、高溫高鹽高腐蝕以及物資匱乏系列難題,建成馬爾代夫首座跨海大橋,實現馬爾代夫人民橋梁夢想,并與當地人民結下深厚友誼。
從古至今,印度洋要道,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島嶼之間,海洋與陸地正在創造新的連接。
印度洋波濤之上,1200個島嶼組成了馬爾代夫。首都馬累靠輪渡維系著和其他島嶼的連接。波濤起伏的海上航線,每天數以萬計的人涌入涌出,建成大橋,是每一個馬爾代夫人的夢想和期望。而跨越印度洋嘎杜海峽的中馬友誼大橋,終于讓首都馬累島、機場島和胡魯馬累島完成陸路上的連接。
艾哈邁德.希亞姆 馬爾代夫作家:過去每天都有2.5萬人到3萬人,甚至更多人坐船到對岸,有時船無法航行,非常危險,海面很兇險。大橋是我們的夢想。
中馬友誼大橋建設者時隔五年再次回到馬爾代夫,為大橋做通車五周年的健康體檢。
楊藝 中交二航局原中馬友誼大橋項目員工:TP5 461.575(坐標)。測了一些數據,然后和之前的做對比,變化不大,兩個毫米。
這座跨海大橋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設計使用壽命100年。經過全面巡檢,大橋安全質量完全符合要求。
馬爾代夫是全球最大的珊瑚島國,在遠洋深海珊瑚礁地質上建造跨海大橋,在全球都沒有先例。
王超 中交二航局原中馬友誼大橋項目書記:現在看著這個大浪,很多回憶是記憶猶新。它是相當于14秒這樣一個波,一波一波這樣過來,利用14秒一個人觀察這個浪從遠處來的這樣一個過程,然后這邊就開始焊接,這樣焊接完一個焊點,然后馬上就把這個焊槍掛在高處。
14秒的窗口期,焊接和涌浪賽跑,就在一呼一吸之間。全橋近2萬個焊點,就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完成。海面之上是強烈的涌浪,深海之下是復雜的珊瑚礁地質。再加之海水鹽度高、腐蝕性強以及環保的嚴苛考驗,這里建橋都是世界級難度,就連一粒沙石都來之不易。
王超:我們這個石子是從廣西防城港運過來的,沙的話是福建漳州運過來。當地的一個海沙含的有鹽啊等等這些,會對鋼筋造成腐蝕。馬爾代夫人戲稱是什么呢?我們從中國給他們搬了一座大橋過來。
希亞姆,馬爾代夫知名作家,王超的老朋友。西婭姆和朋友合著的書籍,向全世界講述大橋的故事。
希亞姆:我看到了這座橋,是怎樣一步一步建設的,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這樣一個大工程。這本書里,我們想要表達的是,我們國家之間的關系,馬爾代夫的發展,還有中國和其他國家,對我們發展的幫助。
今天,馬爾代夫是最先加入共建“一帶一路”的南亞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從中受益的國家之一。大橋通車五年來,通行流量已達上億人次。
胡魯馬累島,成為第二大新興城市。住房、工廠、公路紛紛開始建設。大橋帶來人流、車流、資源要素的流動,城市沸騰起來。
機場島的建設也迎來新節點。
向松 馬爾代夫機場航站樓項目負責人:任何東西是不能飄到機場里面去的,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一個行為。
一邊在施工,另一邊飛機正常起降,一顆螺絲釘掉進跑道里,就可能釀成大禍。施工高度精細化,向松不能放松絲毫。
還有一年多時間,擴建后的新機場航站樓就將啟用。未來大型客機的起降,能大大提升運力,新機場可以創造約6000個崗位。
馬爾代夫畫家 阿米爾:我們畫這座橋,大橋沿線的景色延伸到機場那邊,對每一個馬爾代夫人來說,能夠擁有這座橋是非常幸福的。馬爾代夫在地理上與世隔絕,但人們不是與世隔絕的。馬爾代夫的人們與世界是連接的,我們的大橋通往世界各地。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橋是玉帶,將真誠的朋友,發展的伙伴緊緊相連。
王超:習近平總書記曾經也說過,走四方固然辛苦,但是收獲的朋友圈是越來越大。作為我們“一帶一路”的建設者來講,能夠跟隨著這個偉大的時代走出來,走出國門,參與這些重大項目的這種建設,雖然說過程很艱苦,但是我們收獲了很多的友誼,很多的朋友。
新的機場,新的高樓,新的鐵路,新的高速,串聯著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讓一個個古老的新生的城市,升騰出噴薄活力。
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我們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