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成都金簡仁沱江大橋主墩圍堰抽水成功,標志著大橋主墩由水上圍堰施工轉入圍堰內干環境樁基施工環節,為春節前完成主墩樁基奠定堅實基礎。
金簡仁沱江大橋項目位于成都簡陽市,全長約2.2千米,其中控制性工程沱江大橋全長971米,主跨513米,為獨塔雙索面斜拉橋。大橋主梁設計寬度78米,建成后將成為全世界最寬大橋。主墩基礎為2.8米大直徑樁基,共40根。
項目部采用“先堰后樁”施工方法,即先施工圍堰,抽水形成干施工環境后再施工樁基。沱江大橋主墩采用特大型超長水中深引孔鋼板樁圍堰,形狀為矩形,平面尺寸94*37米,安全等級為一級。此次圍堰抽水量約18000立方米,歷經38小時。大橋主墩鋼板樁圍堰方案相較鋼管樁圍堰方案,取消了常規鉆孔平臺,節約鋼材約4000余噸;“先堰后樁”方法取消了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環節,節省封底混凝土3000余立方米,同時避免大體積混凝土封底對水環境生態造成污染破壞。
鋼板樁圍堰為嵌巖鋼板樁,進入中風化巖層粉砂巖4米以上,現場取芯試驗發現天然抗壓強度達38兆帕,比地勘數據大一倍以上,常規振動錘直接施沉鋼板樁的方法不再適用。項目部最終采用旋挖引孔后回填沙土再插打鋼板樁的方法,解決了施工難題。
項目部發動40余人全程參與抽水,安排人員24小時輪班值守,建立巡視、堵漏、圍堰監測、應急搶險、測量監測、后勤保障六個小組,嚴格監測鋼板樁鎖扣漏水情況、鋼板樁內外側河床面深度和鋼板樁及支撐系統變形情況,并準備充足的裝填沙袋隨時做好應急準備。圍堰的抽水成功,填補了公司在深水硬巖淺覆蓋層鋼板樁圍堰施工的空白。(鄧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