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作為我國土木工程領域科技創新最高榮譽獎,第十七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在北京正式頒發,共31項工程獲獎,公司承建的泰州長江公路大橋名列其中。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是我國土木工程領域科技創新最高榮譽獎,被業內視為建筑界的“奧斯卡”獎。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獲獎工程一般30項左右。今年,31項獲獎工程均反映了我國當前土木工程在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科技創新與應用的獎項。
泰州長江公路大橋是江蘇省“五縱九橫五聯”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62.088公里,跨江主橋采用2×1080米三塔兩跨懸索橋。它的建設開創了世界千米級多塔連跨懸索橋的先河。工程于2007年12月26開工建設,2012年11月25日建成通車,2018年9月4日通過竣工驗收。該工程的建設對完善國、省干線公路網,加強大江南北特別是泰州、鎮江、常州等市的交流,促進長江兩岸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和沿江開發開放,改善長江航運條件具有積極作用。
公司主要承建了泰州長江公路大橋中塔沉井基礎及上部結構鋼橋塔。其中沉井斷面尺寸58×44.4米,高76米,入土深度55.5米,施工時為世界入土最深超大水中沉井基礎;上部結構采用縱向人字型、橫向門式框架型鋼塔,屬國內首創,總高191.20米,施工時為國內最高鋼橋塔。
施工過程中,公司項目團隊踐行打造“精品工程”理念,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實施標準化管理和精細化施工,為創建優質工程注入全新動力。中塔采用世界入土最深的超大型深水沉井基礎,首次研發了“剛性錨墩+柔性錨系”導向定位、著床技術和信息化實時監控系統,攻克了深水沉井精確定位、平穩著床與擺動控制的世界難題。中塔采用縱向人字型、橫向門式框架型鋼塔,針對鋼塔制造,研發的大斷面制作和水平預拼裝技術,解決了中間鋼塔柱異型節段無法立式預拼的難題;研發的水平加力預拼及精調系統,解決了大端面拼裝金屬接觸率難題。
該工程項目先后獲得國際橋協杰出結構工程獎、英國卓越結構工程大獎、菲迪克工程項目優秀獎、江蘇省“揚子杯”優質工程獎、江蘇省交通建設優質工程獎、魯班獎等多個獎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3項,省級以上工法9項,專利24項,軟件4項,地方標準8項。國際橋協曾評價,泰州長江公路大橋創造了跨越長大距離的工程建設的新突破,引領了多塔連續長大懸索橋建設新時代。(杜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