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清零!全國新增確診34例,全部為境外輸入病例!”3月19日,當看到這個消息時,溫州永嘉項目黨支部書記、副經理劉經國倍感振奮。
“我是陜西人,但家安在了湖北。1月21日,我在重慶開完年會后,回陜西陪二老過年。然后疫情就爆發了。”
回到老家的劉經國第一時間就進行了自我隔離。一家人雖然住在一起,但甚少交流。一個本該熱鬧的新年就在病毒的威脅里匆匆而過。
“我在港珠澳大橋待了八年,回家次數屈指可數。這次好不容易回陜西,沒想到會變成這樣。”提及過年這兩個字,劉經國的神情總是無奈。
2月初,當中交二航局開始建設“火眼”實驗室、方艙醫院的消息傳來,劉經國又開始感到懊惱。如果今年在湖北過年,就能幫上忙了。
2月18日,作為永嘉項目第一批返溫復工的先遣隊成員,劉經國匆匆和父母告別,再一次踏上征途。
“回溫州很不容易。村里、縣里、市里,整個陜西都封閉了。想要去西安機場,只能自己想辦法。”歷時30余小時,換乘3次汽車,兩次飛機,跋涉兩千公里,劉經國在2月19日中午永嘉縣解除封鎖的第一時間抵達駐地。“兩項任務,一是防疫,二是復工。”回到項目部,劉經國立刻行動起來。
永嘉項目在返崗復工第一時間就成立了防疫工作領導小組。劉經國身兼三職,同時擔任朱白嶺隧道工區、垟灣隧道工區和攪拌站的防疫工作小組組長。為保證安全,劉經國對工區防疫工作人員分批次培訓,一樣的話,他每天都要在三個地方講三遍。2月21日,在作業工人返崗復工前,所有工區的檢查點建立起來,并正常運行至今。
永嘉項目黨支部七位黨員分別加入五個工區和本部駐地防疫工作小組,擔任小組長、防疫專員等具體崗位。黨旗在每一個防疫檢查點上高高飄揚。劉經國帶領黨員防疫先鋒隊在防疫檢查點建設、人員大規模返崗回流等重要事項中,主動出擊,加班加點,協助工區建起防疫檢查點11個,服務人次超過500人次。
復工初期,永嘉項目防疫物資缺乏。“工人們相信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空著手上戰場。”劉經國積極與當地政府對接,多方尋求購買途徑。“我們現在可以保證,口罩每人每天一換,物資儲備一周,渠道來源穩定。”劉經國說。
2月20日,經過通宵準備,永嘉項目復工申請通過審批。隨后,一批批管理人員和工人通過包車、自駕等多種方式返溫。管理人員和作業工人很快到齊,但想要開始隧道施工,爆破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這需要專業人員。為此,劉經國蹲守爆破公司,在其復工的第一時間,把他們請到現場,保證了人員及時到位。
由于2020年有新開工點,原本的設備已不敷使用。劉經國梳理全線情況,發現部分工點因地處村莊內部,村里采取了封閉措施,必不可能迅速復工。這部分工點的設備轉移過來,豈不有了用武之地?最終,永嘉項目可開工工點都在第一時間迅速完成復工。
材料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工程炸藥上。作為管制物品,不可能通過其他渠道解決。劉經國親自上門,向有關部門闡述330國道改建工程復工的重要性迫切性,最終炸藥按時送到。在解決這三個問題后,2月29日下午,朱白嶺隧道炸響復工第一爆。3月10日,新開工點垟灣隧道也完成首次爆破。
“明天就是就是春分,今天湖北清零了。這真是一個好兆頭,春天真的來了。今年過年,我要帶著二老,在湖北過年。”劉經國說。(姚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