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廈門第二東通道項目迎來復工后的重要節點,廈門本島海中段首根樁基鋼護筒成功施沉,為本年度施工生產穩步推進拉開完美序幕。
本次施沉的海中段鋼護筒為主線橋中通航橋H19-Z6樁基鋼護筒,樁長32米,直徑2.5米,重47.5噸。鋼護筒施沉采用一艘打樁船通過大功率液壓振動錘以及沖擊錘不斷振動、沖擊的方式將其打入海床。鋼護筒的成功施沉為后續樁基鉆孔和灌注作業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鋼護筒還將作為鉆孔平臺的支撐結構參與受力。
據悉,廈門第二東通道工程項目全長12.371千米,全線設置環島東路、濱海東大道、翔安西路和劉五店 4處互通,公司承建的A2標段長約3300米,主要施工包含環島東路互通工程,西非通航孔橋、西通航孔橋、中通航孔橋樁基礎施工,相應下部結構運輸、吊裝和鋼箱梁吊裝等。其中海中橋梁全長1830米。
廈門第二東通道項目A2標段海上主線橋梁共設計有138根樁基鋼護筒,施沉工期約為2到3個月,完成樁基施工預計需要12到14個月時間。
鋼護筒施沉正處于疫情防控時期,項目團隊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順利完成施沉。從2月17日復工以來,項目部從人員返崗、清潔消毒、防疫培訓、體溫監測等多個方面構建全面防控網絡,為工程建設提供了必要保障。目前各工區已全面復工。
廈門第二東通道是繼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第二西通道(在建)之后的第七條進出島通道,建成后對構建我國東南沿海和海峽西岸綜合運輸樞紐,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王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