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公司斯里蘭卡南部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的第二個年頭。通過朋友介紹,Ruwan從當地一家有名的制衣廠辭職了,毅然成為項目部招聘的第一名當地HR。在他看來,能為自己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是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
Ruwan從小就跟著奶奶生活,兩人相依為命,家里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在經濟拮據環境中長大的他,把二航這個大家庭當成了自己另一個新“家”。踏上崗位后,他更加勤奮上進,勤勉工作。
由于當時項目部剛進入斯里蘭卡市場不久,對當地勞動保護法律法規和風俗文化等不甚了解。通過Ruwan的詳細介紹和努力付出,讓項目團隊的工作思路變得更加清晰,不斷融入當地。從2010到2018,Ruwan一直跟隨二航建設團隊,堅守著自身崗位。
在正在建設的高速延長段工程中,項目為當地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就業崗位,而屬地化管理就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為更好地管好人,Ruwan根據當地勞工的學歷和技能水平,對他們進行了有序分類,結合能力等級給出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對技術不熟練的當地工人,安排中國工人師傅手把手示范,把功夫絕活傳授給他們,不但保證了正常施工需要,還把先進的操作技能傳授給他們,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有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如何穩定思想,穩定“軍心”,是Ruwan不斷思考的問題。他踴躍加入了項目工會成立的斯方勞工維穩小組,并擔任組長。他每天的工作狀態非常飽滿,奔走于工地、辦公區和宿舍,深入一線調研,及時掌握每位當地勞工的工作生活狀態。Ruwan和項目工會成員一起,堅持為當地困難勞工做好服務,關心他們的生活,在當地重要節日對他們進行慰問,對重病住院的人員,及時進行探望,贏得了廣大員工的贊嘆。
八年來,Ruwan矢志不移,專心致志地在奔波在屬地化管理的路上。他就像是一座橋梁,聯通了中斯文化,傳遞了友誼和真誠。今天的Ruwan,已經完全融入到中交二航局這個大家庭中,成為在公司南亞區域工作時間最長的資深員工之一。他說:“我要靠勤奮和汗水,多干活多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是你們給了我工作,讓我有了為我的祖國貢獻力量的平臺,我要珍惜它。”
2018,Ruwan被公司評為優秀外籍員工并第一次去中國接受頒獎。回來他興奮地感嘆著中國的繁榮景象給他帶來的啟發:“我們應該多向中國學習,希望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們能緊跟時代步伐,強化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深化我們之間的友誼。”
八年前,我們企業只有Ruwan等幾個當地員工。而今天,當地員工已遍及項目部顧問、秘書、設計師、工程師、預算師、采購工程師、司機等多種崗位上。更多的“Ruwan”正在斯里蘭卡這塊熱土上,與我們共成長。(黃義力)